咨询热线:400-066-2698
咨询热线:400-066-2698
更新时间:2024-06-15 作者: 焊接应力消除
习: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快速推进数字化的经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所有的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这段线日习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
当前,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在不断加快,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下降带来的压力和美西方科技封锁制裁仍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唯有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新风口,创造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潜能,不断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性。
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以来,我们相继出台《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建议》《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完善新兴起的产业标准体系,聚焦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市场主体、加大金融支持、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和保障。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数字化的经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为经济稳步的增长不断注入新动力。以数字化的经济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例,近年来,我国数字化的经济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应用领域愈发广泛,涵盖金融、零售、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2.44%,数字化的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全国已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机器人、数字控制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设备提升了生产效率,并通过数据实时收集、分析和预测,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要坚定不移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持续加大在核心研发技术上的投入,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同时,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持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层次地融合,逐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每日一习话】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习: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快速推进数字化的经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所有的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