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力检测

负债超35亿!蓝海同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网红副董安英已停更一年

更新时间:2025-01-30  作者: 应力检测


  ,公司资产总额约为32.68亿元,但负债总金额高达35.30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

  今年9月份,消失已久的蓝海集团副董事长“安英”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并对自己此前消失的原因做出解释,她表示公司近两年遭遇了非常大的危机,为了走出困境,不得不暂时搁置自媒体事业,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运营中去。

  蓝海集团之前能“火爆”起来,和副董事长安英存在很大关系,她不仅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集团的形象代言人。

  先前在她的短视频平台上,安英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日常和人生感悟,展现出的文化素养和个人魅力,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

  她温文尔雅的气质和渊博的知识,以及他对企业文化的深刻理解,都为蓝海集团的品牌形象加分不少。

  很多人是由于安英才关注的蓝海集团,算得上是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桥梁,2023年9月,她悄无声息的断更,一直到今年9月份才再次“复出”。

  但这一次,网友对安英的评价没有赞美,反而充斥着许多质疑的声音,因为蓝海集团拖欠员工工资,但公司高管依旧享受奢华,所以网友觉得这样的公司不倒闭才怪。

  到了11月份,一条申请破产重整的消息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人们才知道蓝海集团其实已经摇摇欲坠。

  而蓝海集团所遭遇的危机,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很多企业的一大缩影,疫情期间实体企业面临较大冲击,很多行业都受到了较及,老板连夜跑路的行为非常常见。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推动经济回升需要寻找科学的方法,不能盲目扩张……

  上世纪90年代,三个年轻人创办了蓝海小宾馆,后面凭借着业务上的勤恳和对市场的精准预判,迅速找到了突破点,主打中高端定位,在舍得下血本的装修和服务上稳居国内前几。

  发展到2010年,蓝海集团慢慢的变成了一家赫赫有名的区域型酒店行业,靠着舒心的门面服务和讲究,蓝海根基很牢固。

  再加上安英的个人魅力和短视频平台部署,蓝海一点点在山东本地发展壮大,还计划在全国开办连锁酒店,但是在全国扩张的道路上,蓝海的危机暗流涌动,业务虽然越做越多,但是问题也开始层出不穷。

  蓝海在酒店行业有了成绩后,雄心勃勃开始“跨界”,不再局限于酒店行业,反而涉足教育、房地产行业,更不可思议的是文化产业项目。

  2017年的“蓝海馨园”项目无疑是压垮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低估了市场的残酷性,东营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严重下滑,导致项目烂尾,现金流上也出现一个巨大窟窿。

  蓝海集团的全局资金调配逐渐崩溃,这就是蓝海债务雪球慢慢的变大的原因。虽然蓝海早有“隐疾”,但是真正把企业推到舆论风口浪尖的,是一起起负面新闻。

  先是多家供应商联名控诉蓝海拖欠贷款,就连他们的员工也举报蓝海拖欠工资严重,更不可思议的是大批酒店陆续关门。

  一直到2023年9月,蓝海副董事长安英的社交账号突然停更,这个举动被人们认为是在“逃避责任”,蓝海的品牌形象瞬间跌倒谷底。

  发展到此,蓝海的危机还只是停留在企业内部层面,直到2024年9月,安英突然以嘉宾的身份,现身某位博主的直播间,事情才有了戏剧性的转折。

  安英在直播间中大方承认蓝海确实出了问题,再加上她常年高强度的工作患上眼疾,以至于在直播间中哭诉:“我们太难了!”

  2024年11月,蓝海通过法律途径申请破产重整。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公司的总负债高达3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7%,已经完全丧失了正常经营的能力。

  作为一家30多年发展历史的企业,这样的局面不得不让人唏嘘,蓝海破产重整可能被很多人视为企业的“终章”,但也不全是绝境。安英与她的团队仍然持有一定资产,通过重整和裁剪业务,理论上仍有可能让这家企业焕发生机。

  蓝海集团的危机,是一个值得所有企业深思的案例。在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风险控制、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不过,安英的未来也充满了未知数,但是无论之后走哪条路,这次的危机对她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教训,希望能吸取这次的教训。

  • 2025年1月双随机查看单位名录公示

  • 海南发布提醒告诫书:哄抬价格最高可处300万罚款